前言
巴洛克Baroque從葡萄牙語而來,原意為「畸形的珍珠」,有貶意的意味,說明從金銀飾品、建築、甚至到音樂,都受到這種華麗誇張且繁複的風格影響著,義大利人的音樂思想,影響了整個巴洛克時期的發展,從十六世紀中期到十八世紀中期,義大利始終是歐洲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地區。
小提琴家族的發展特別重要,因為強而有力的下弓,和古提琴[1](viola da gamba)溫柔的上弓形成對比,產生了一種特別的音響。十七世紀出現的小提琴開始模仿了人聲的獨唱,而當小提琴在義大利逐漸取代了古提琴時,法國的作曲家發展了一種技巧更高層次的提琴演奏技術。木管樂器在技術上的改良,使得它們適合於戶外的獨奏演出。
器樂和聲樂的風格開始逐漸相異,最後完全分家,這也讓作曲家們能夠在器樂的作曲中借用聲樂的獨特風格,反之亦然。十七世紀前半葉的樂器逐漸在數量和內容上與聲樂平起平坐。
單樂章
前奏曲和賦格Prelude and Fugue
前奏曲Prelude通常為一首觸技曲[2]Toccata或幻想曲[3]Fantasia。在十七世紀,典型的德國觸技曲Toccata包含了賦格和非賦格的段落。而在非賦格的段落以:不規則或自由節奏同十六分音符不停運用的對比、使用故意造成的不規則或無確定性結尾的樂句、突然改變織體[4]。觸技曲Toccata很早就把模仿對位的段落納入其中。這些段落產生了賦格,而這些賦格段落,後來就被發展為在觸技曲Toccata之後的一個獨立賦格作品。
賦格是復音音樂的一種,復音音樂指兩個或更多聲部同時進行的音樂,與只有一個聲部的主音音樂相對應。賦格中的各個聲部都有同一個主題,先是互相模仿、依次進入,然後進入自由對位和對比的階段,最後結束於主題。賦格和卡農相似,不同的是卡農各聲部只有模仿,賦格存在對比。而在十八世紀初期,最受歡迎的音樂結構之一就是把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賦格結合在一起。例如:巴哈以「前奏曲+賦格曲」這一形式所作的重要樂曲。
賦格曲Fugue
作曲家們既寫獨立的賦格,也把其作為前奏曲中的段落(如觸技曲Tocata)。
賦格曲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極複雜,但是如果簡單介紹起來,要了解賦格曲的基本構造並不困難。賦格曲可以是二聲部、三聲部、六聲部,甚至八聲部的作品,一般最常見的是三或四聲部的賦格曲。而一首賦格曲的組成元素包括有四個部份:主題句(subject)、答句(answer)、對句(countersubject)、插入樂節(episode)。欣賞賦格曲時若是能分辨主題句、答句、對句、各個插入樂節的出現時機,即可以了解到賦格曲的結構趣味,進而體驗到作曲家精緻的創意以及慧黠的設計了。
(A) 主題與答句
賦格曲再開始時會有一個「呈示部」的部份,其主要作用在呈示出主題句(subject)。主題句在「呈示部」中第一個聲部出現後,緊接著會在第二個聲部上再被呈示,一般主題句在第二聲部中的位置,是在比第一聲部高五度音(或第四度音)的位置上。主題句第一次出現稱之為「主題句」,但是第二次出現則改稱之為「答句」(answer)。如果有第三、第四聲部時,主題在第三聲部上的呈示又稱之為「主題句」,第四聲部的主題句再稱之為「答句」,而第四個聲部上的主題句,一樣是在比第三聲部高五度音(或第四度音)的位置上呈示,如此一路循環下去。
由此可知,一首賦格曲的「呈示部」,就是個聲部完成呈示主題句的動作。主題句每一次呈示,均以「主題句—答句」的對應關係輪流稱之,「答句」並會在比前一「主題句」高五度音(或第四度音)的位置上出現。等到所有聲部都完成呈示主題句的動作之後,賦格曲的「呈示部」才算正式結束。
(B) 對句
主題句在「呈示部」中被呈示時,其他聲部都會有和主題句相對應的音樂片段,此即為「對句」(countersubject)。對句不一定只有一句,也有兩句、三句對句的情形。
(C) 插入樂節
在「呈示部」完成呈示主題句的動作之後,音樂接著會進入一個完全沒有主題句的樂段,這部份稱之為「插入樂節」(episode)。
譜例一Bach’s “Well- tempered Clavier”: WTC1 No. 3 in C sharp major, BWV.848
[1] Viola da gamba大陸譯維奧爾琴,台灣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譯為「古提琴」。 [2] 觸技曲Toccata,亦稱托卡塔曲,是一種通常由鍵盤樂器或撥絃樂器獨奏的樂曲。它一般速度較快、節奏均勻,具有耀技性,可以展示出演奏者手指的靈活。 [3] 幻想曲Fantasia是一種沒有定型的自由樂曲。 [4] 織體Texture是作曲時一種旋律、節奏、和聲等組合的方式,且可以之衡量作品的音響品質,織體的指標往往考量到旋律、節奏、和聲的密度或厚度、音程的寬廣度。
序曲Overture
「序曲」(Eg. overture; Fr. ouverture; Ger. ouvertüre)這個音樂名詞主要是來自法文的ouverture。在十七世紀時,它主要的意思是指一個被置於芭蕾舞劇、歌劇或神劇前,帶有莊嚴氛圍的兩段或更多段落的音樂作品。
序曲分成二派:義大利序曲及法國序曲,有著不同的風格:
典型的法國序曲
尚-巴蒂斯特·盧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義大利出生的法國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宮廷里作曲,是路易十四的宮廷樂正。他控制了當時的法國音樂生活,開創了法國歌劇,發展了大經文歌和法國序曲,對當時的歐洲音樂產生了巨大影響。
盧利對音樂史上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創造了法國序曲的形式。典型的法國式序曲(French Overture)主要由二個部分組成,首先是充滿附點音符節奏的慢板部分作為導奏,接著則是較快速的賦格式樂段。1658年盧利(J. B. Lully, 1632-1687)在他芭蕾作品《阿爾斯狄安納》(Alcidiane)中,應用了一種只含兩個段落的序曲,法文稱為Overture,其第一段為慢板2拍子,以符點音符節奏為其特色。第二段為快板,採用復格式三拍子或混合拍子。當第二段近尾段時,樂曲又漸回到第一段之素材,形成類似二段式的形態,這種二段式序曲成為法國序曲的標準。法國序曲的影響並不僅止於歌劇,巴洛克後期的組曲都可清晰見到它的足跡。
義大利的序曲後來占較重的分量。十七世紀時,義大利的序曲只是一段簡單的小曲,開始較快,然後慢,再快。
到了十八世紀中葉之後,更擴大序曲的編制,並讓用樂器演奏的序曲跟歌劇脫鉤,有時甚至不再具有「戲劇前導奏」的功用。此時「序曲」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被作曲家們交響化,三個樂段變為三個獨立的樂章,稱為交響曲[1](Sinfonia)。
多樂章
奏鳴曲Sonata
十七世紀早期的奏鳴曲往往是為一兩個旋律樂器(通常是小提琴)和數字低音[2]所做的,又分室內奏鳴曲(sonata da camera)和教會奏鳴曲(sonata da chiesa)的兩種奏鳴曲,這些全是以鍵盤樂器伴奏的弦樂合奏。奏鳴曲也往往偏重某一特定樂器的自由表現。
馬利尼[3] (Biagio Marini, 1594-1663)的一首最早期為獨奏小提琴和數字低音而作的奏鳴曲,於1629年出版的Sonata IV per il violino per sonar con due code, Op.8(1629)是目前已知最早出版有「奏鳴曲」這個字,且是為樂器(小提琴與鍵盤樂器)而寫的曲子,且有著對比性的段落。
[1] 交響曲(法文 Simphonie, Symphonie; 德文 Sinfonie, Symphonie; 義大利文 Sinfonia) 前身是在歌劇前由樂團獨立演奏的義大利序曲。十八世紀中期,交響曲由海頓確立為四個樂章。 [2] 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 是一種巴洛克時期創作的記譜法, 作曲家通常在低音區標示數字,指的是低音與上方聲部之間應構成的音程。由鍵盤樂器(通常是大鍵琴)和另一種低音樂器演奏 ,如大提琴 , 小提琴 (一種古低音提琴 )。 [3] 馬利尼 (Biagio Marini, 1594-1663)為巴洛克前期的小提琴家、作曲家。
譜例二Marini’s Sonata IV per il violino per sonar con due code, Op.8(1629):
依編制
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
巴洛克時期,最常見的就是「獨奏奏鳴曲」和「三重奏鳴曲」,「三重奏鳴曲」在整個巴洛克時代被發現,並在17世紀的最後幾十年(約1660以後)到18世紀上半葉以兩種形式出現: 教會奏鳴曲Sonata da Camera和 室內奏鳴曲Sonata da Chiesa。是為兩個旋律樂器和數字低音(連續低音)寫的,共三個聲部 ,因此命名為「三重奏奏鳴曲」 。 然而,由於「數字低音聲部」通常由至少兩個樂器,通常是大提琴再加上一個可以彈和聲的樂器,多為鍵盤樂器 (如大鍵琴、管風琴),或Archlute(一種大支的魯特琴)所 組成。三重奏奏鳴曲的表演通常有四位音樂家,因此與我們現在的「三重奏」一詞容易混淆。
獨奏奏鳴曲Solo Sonata
而獨奏奏鳴曲除了獨奏的高音部小提琴之外,再加上「數字低音聲部」,則為三個人。此時期尚有其他多聲部的重奏奏鳴曲,但不若「獨奏奏鳴曲」和「三重奏鳴曲」二者具代表性。
依內容
教堂奏鳴曲Sonata da Chiesa
Sonata da Chiesa為意大利語,是一種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時期的樂器組合,通常由四個樂章組成。 樂章間的關係多為:慢 - 快 - 慢 - 快。但也有一些例外,不能把它當作標準。典型的教堂奏鳴曲的第一個慢板樂章有對位的織體和一種尊貴、莊嚴的特質。緊接著第二樂章的快板,通常是一首賦格,這個樂章是教堂奏鳴曲的核心,它最明顯的保留了Canzona的特點,包含了模仿風格的運用、主題的節奏特點,以及在呈示部之後對主題的修改。第三個中間的慢板樂章常常使用類似三拍子的歌劇詠嘆調或二重唱。最後一個樂章更愛用一首無憂無慮的二段體舞曲。
室內奏鳴曲Sonata da Camera
室內奏鳴曲包含了三重奏以及獨奏的室內奏鳴曲,通常在開始的時候有一個前奏,然後是兩三首依照法國組曲中的舞曲,有時以嘉禾舞曲Gavotte代替最後的吉格舞曲。最常用的樂器是兩把小提琴和一把負責低音部的大提琴。大多數和聲在低音部分完成,而兩個高音樂器在上面演奏。這也被稱為三重奏奏鳴曲,因為它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協奏曲
協奏曲是1680-1690年代之間出現的一種新型管弦樂曲,它很快的發展成為巴洛克管弦樂中最重要的類型。約1700年左右,人們寫出三種協奏曲,即三種基本的協奏曲類型:「管弦協奏曲」,又稱「交響協奏曲」、「全協奏曲」、「四樂章協奏曲」,是有多個樂章的管弦樂作品,其強調第一小提琴和低音,也就是音樂中某些樂器會特別顯得突出。另外兩種是「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和「獨奏協奏曲」,三者中以「大協奏曲」為巴洛克時期協奏曲的主體,而「獨奏協奏曲」是到了18世紀初之後才發展開來。
協奏曲名詞解釋
簡單的說,協奏曲是為一件或多件獨奏樂器和管弦樂團創作的一種音樂作品。
依編制
樂器編制
巴洛克時期「大協奏曲」的基本演奏組合,是一個小型樂器組(小獨奏群)稱為「獨奏群[1](Concertino)」,與管弦樂團(大型重奏群)稱為「總奏(Tutti或Ripieno[2])」。由以上兩個重奏組來形成主奏與協奏的相互對比。而在「獨奏協奏曲」中,為「一個獨奏樂器」和「管弦樂團(大型重奏群)」來相互對比。
在大型重奏群中,通常劃分成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加數字低音(多由小提琴大鍵琴共同擔任)。而大協奏曲中的「小獨奏群」,通常是兩把小提琴加上數字低音;獨奏協奏曲的「獨奏樂器」,通常也是弦樂器,多為一把小提琴。但是沒有一定,有時作曲家會有自由彈性的安排。在大協奏曲和獨奏協奏曲這兩者,要求這個樂團參加時就標示出「Tutti、Ripieno」。
不論是在大協奏曲或者是獨奏協奏曲中,小獨奏群的音樂設計,經常有展現樂器音色、技巧、特色的意圖;在管弦樂全體和小獨奏群兩者對應時,則常出現大小音量交織的變化,透過這種技巧將兩者形成對照,把「競奏」的趣味鮮活的展現出來。
依內容
教堂協奏曲Concerto da Chiesa
在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作曲家大多是在教堂中服事的神職人員,或者是受到教堂資助譜曲。當時,教堂中演奏的音樂不只有聖詩,也有教會奏鳴曲及教會協奏曲等器樂曲。相對地,當時也有世俗奏鳴曲與世俗協奏曲,而譜曲和演奏上與教堂中使用的音樂不同,使得「聖」、「俗」有別。音樂風格較為工整嚴肅,多由四個樂章按慢—快—慢—快的速度排列之。
室內協奏曲Concerto da Camera
由一前奏曲起始,後方接續幾首不同的法國組曲中的舞曲,音樂風格輕巧流利。
協奏曲的樂曲結構
大協奏曲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管弦樂形式,尤其是早期的作品,更接近交響曲,同時重點放在合奏部,獨奏樂器並未到達中心地位;大協奏曲的特徵:以管絃樂與獨奏群交替演奏具有力度上的強烈對比,採用快——慢——快——慢的四樂章的奏鳴曲樣式,後來慢慢統一成三樂章的結構:快——慢——快。
在曲式設計上,第一、三的快板樂章,經常採用一種特殊的「回復曲式 [3](Ritornello Form)」為格式。回復曲式的基本設計,是在樂曲開頭處由全體人員演奏出Ritornello樂段,後續再有不同的小獨奏群樂段和Ritornello樂段互相交錯,結構近似輪旋曲。而一般輪到小獨奏群樂段演出時,都會有一部分樂團人員為其伴和聲響。Ritornello Form樂段的組合數目沒有一定,有作曲家自行安排。巴洛克時期的協奏曲作品,就在此中展現其趣味。
到了巴洛克中期以後,「獨奏協奏曲」逐漸躍升為主流。到了古典時期,「大協奏曲」更完全被「獨奏協奏曲」所取代。
[1] 獨奏群Concertino:一般文章常見「競奏群」一名稱。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訂定的音樂專有術語稱為「獨奏群」。 [2] Tutti英文的意思就是all「全部」之意;Ripieno英文上則是full之意。 [3] Ritornello回復段:Ritornello一字本身是「反覆」的意思,又指一個在樂器中數度被重複的樂段。Ritornello樂段每次重新出現時,均由全體人員一起演出,音量會明顯大聲起來。
阿爾坎傑羅·柯雷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阿爾坎傑羅·柯雷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是巴洛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義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幾乎只為弦樂器創作。在器樂領域裡,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音樂史上人稱「現代小提琴技巧創建者」及「大協奏曲之父」。
柯雷里出生在波隆那附近的小城鎮,十三歲開始學習小提琴,二十一歲時去了羅馬,很快地就成被人們視為一位具有高超技巧的小提琴家和傑出的指揮家,在當時也為一些重要的音樂贊助者演奏。他曾經受僱於兩位出身貴族家庭的樞機,並帶領一支歌劇管弦樂團,最後死在羅馬。
柯雷里的三重奏鳴曲是十七世紀晚期義大利室內樂的最高成就。其作品列表:
Op.1的12首三重教堂奏鳴曲,1681年
Op.2的11首三重室內奏鳴曲、1首夏空,1685年
Op.3的12首三重教堂奏鳴曲,1689年
Op.4的12首三重室內奏鳴曲,1695年
Op.5的12首獨奏奏鳴曲(6首教堂奏鳴曲、5首室內奏鳴曲、1套變奏曲),1700年
Op.6的12首大協奏曲,1741年
譜例三Corelli’s Trio Sonata Op.3 No.2第一樂章片段節錄:
柯雷里為了耶誕夜的彌撒儀式寫下了耶誕協奏曲(教會協奏曲),並在譜上註明為耶穌誕生之夜而作(fatto per la note di Natale,義文)。使用大協奏曲的編制,獨奏群(Concertino)包含二把小提琴(Violino I, II)和一把大提琴(Violioncello,大提琴作為數字低音),總奏群(Concerto grosso)包含二把小提琴(Violino I, II)、一把中提琴(Viola)和一部數字低音(Basso)。曲子包含七個樂章。
譜例四Corelli’s Concerto Grosso Op. 6 No. 8:
組曲
組曲是有多個樂章的作品,不僅是一種包括了幾首各自具有某種情緒風格和節奏的簡短的舞曲系列小品,舞曲早先功能是被作曲家設計為,社交場合舞蹈的伴舞音樂之用,由笛子、鍵盤或其他樂器合奏的室內樂。舞曲不僅本身重要,而且因它的節奏也影響並帶進聲樂和樂器中,其中既有宗教音樂也有世俗音樂。例如,薩拉邦德舞曲[1]Sarabande有特色的節奏和吉格舞曲[2]Giga活潑的律動。到了巴洛克早期,舞曲雖有舞蹈韻律和節奏,但實際上已不是拿來跳舞的單純用途,而是發展成為個性化(風格化)的器樂曲,在上流社會交誼場合中,供大家欣賞或演奏用的音樂,更是一種德國現象。約翰•赫曼•夏恩Johann Hermann Schein的《音樂的饗宴》(Musical Banquet, 1671)即出現了類似組曲概念的作品。
組曲名詞解釋
「組曲」一詞的原文,包含好幾種名稱,組曲(suite),源自義大利文“partita”,屬於樂章的意思;在德文中意指「組曲形式的作曲手法」。在巴洛克時期,組曲均屬於多樂章形式的器樂曲,有相同的調性,而且大部分的樂章建構在舞曲音樂的風格與形式上。許多作曲家均將這兩個名詞混合使用於作品中,其內容一包含許多風格化舞曲。
巴洛克時期的獨奏曲逐漸以特定的舞曲樂章為核心,例如:阿勒曼舞曲舞曲、庫朗舞曲、薩拉邦德舞曲、吉格舞曲…,每個樂章的長度很短,且內容具對比性;但是,樂章之間藉由相同的調性、相似的旋律線條與貫穿全曲的曲式,結構了組曲的一致性。此時期的組曲,以鍵盤組曲型態構成的作品相當多。
組曲在德國、法國的發展
十七世紀初期,在倫敦與巴黎流行且常見的舞曲編排形式與演奏順序維:「阿勒曼舞曲-庫朗舞曲-薩拉邦德舞曲」,即“A-C-S”。直到德國作曲家富羅伯格(J.J.Froberger,1616-1667)的大鍵琴組曲作品問世,其受到法國舞曲發展的影響,加入吉格舞曲,而漸漸確立組曲的標準形式,到了十七世紀末,形成固定的樂章編排,將這四種舞曲的順序確定下來:阿勒曼舞曲-庫朗舞曲-薩拉邦德舞曲-吉格舞曲,簡稱“A-C-S-G”。除此之外,還可以加上一個引導性的樂章,或一至多個其他可用的舞曲放在吉格舞曲之前,例如:布雷舞曲[3]bourree、嘉禾舞曲[4]gavotte、小步舞曲[5]minuet等。且逐漸成為十七世紀許多德國作曲家們所普遍採用的標準規範。組曲有著國際文化的代表性:阿勒曼舞曲可能來自德國、庫朗舞曲來自法國、薩拉邦德舞曲可能來自西班牙、吉格舞曲來自英國。這四種標準舞曲樂章有著自己不同的節拍。
法國,屬於很重要的舞曲發源地;十七世紀時,在法國的魯特琴改編曲中出現之舞曲及其衍生相關的樂曲形式,除了在當地十分盛行之外,亦支配鍵盤音樂的發展。三首以上的舞曲以相同的調性貫穿,且連續演奏,即可編之為組曲。大部分的舞曲仍無法特定的組合形式。總而言之,在法國的組曲中,組曲所使用的舞曲比較簡單,且性質輕鬆,且在舞曲中加入大量的裝飾音,亦成為一項重要的特徵。
[1] 薩拉邦德舞曲(西班牙語:Sarabanda,又稱薩拉邦)是一種莊嚴的西班牙舞曲,是緩慢的三拍子,其中第二拍為強拍。在巴洛克時期,薩拉邦德舞曲常被用作組曲中,一般都放在第三樂章,例如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時的薩拉邦德舞曲比在西班牙流行時期更緩慢,適合歐洲宮廷的舞蹈。 [2] 吉格舞曲(法語:Gigue,法語發音:[ʒiɡ];義大利語:Giga,義大利語:[ˈdʒiːɡa])是一種起源於16世紀英國的吉格舞曲舞曲的形式,是從英國傳入歐洲大陸後的變化形式。分為兩個支派,一種是法國式,一般為6/8拍,活潑,每段都是以賦格曲形式開始,第二段是將原來的主題倒置;另一種是義大利式,開始為分解和弦,拍子速度快。 巴洛克時代的組曲經常以吉格舞曲作為最末的樂章,巴哈、韓德爾都寫過吉格舞曲舞曲形式的作品,他們的作品都屬於法國式的。 [3] 布雷舞曲(Bourrée),一種輕快的二拍子法國舞曲,從16世紀末期開始在歐洲流行,18世紀時,常作為組曲的組成部分。常見的拍子記號為2/2(偶然為4/4),一般都從小節的最後一個四分音符開始。巴哈的《布雷舞曲》和韓德爾的《水上音樂組曲》第八首都是著名的布雷舞曲。 [4] 嘉禾舞曲是一種法國古代的民間舞曲,也被譯為加沃特,節奏並不活潑,4/4拍,速度為中板,以弱拍子開始。 [5] 小步舞曲(minuet),是一種源於法國的三拍子舞曲,男女對舞。1650年—1750年間主宰了歐洲貴族舞廳。17世紀時由民間傳入宮廷,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喜好和提倡,因此很快便傳遍歐洲。以中庸的速度和優雅的風格為特色。
原文文獻一:
原文文獻二: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楊沛仁(2001)。音樂史與欣賞。美樂出版社。
劉志明(2002)。巴洛克時代音樂史。全音樂譜出版社。
劉志明(2004)。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全音樂譜出版社。
劉志明(2004)。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全音樂譜出版社。
堀內敬三(2005)。西洋音樂史(邵義強譯)。全音樂譜出版社。
英文書籍
J. Peter Burkholder, Donald Jay Grout, Claude V. Palisca (2019).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10th ed.). W. W. Norton & Company.
J. Peter Burkholder, Donald Jay Grout, Claude V. Palisca (2014).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9th ed.). W. W. Norton & Company.
K. Marie Stolba (2007).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A History (4th ed.). McGraw-Hill College.
網路資料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terms.naer.edu.tw。
樂品越樂–教會協奏曲:柯賴里(Corelli, 1653-1713)-耶誕協奏曲(Concerto Grosso Op. 6 No. 8)。
樂品越樂–義大利及法國序曲:大史卡拉第、盧利等作曲家的序曲。
Comentarios